古宜不提倡按作者名头和职称来判断紫砂壶的价值高低,但从目前市场上定价而言,总体上紫砂壶价格排序:实力派名家作品>实力派艺人作品>有职称靠代工扩大影响力艺人作品>民间艺人作品。除此之外,影响到紫砂壶价格高低最大的因素就是作品的工艺水平或艺术水平。总体上看,全手工紫砂壶>半手工紫砂壶>机车壶>拉胚壶>灌浆壶。半手工壶和机车壶目前是市场的主流。半手工和全手工都是手工紫砂壶,但半手工借助了模具,成型上简便了许多,降低了成本,能满足市场量大的需求,但不属于传统的紫砂壶成型工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紫砂壶技艺仅指全手工工艺(拍打与拼接工艺)。机车、拉胚和灌浆都不属于手工紫砂壶,特别是后两种无法用真正紫砂做成,所以需要添加一定比例粘土甚至玻璃水去降低砂性增加流动性达到适合拉胚和灌浆的要求。如今不入流的灌浆壶已经很难在宜兴买到。
从喝茶角度上讲,半手工和全手工紫砂壶泡茶的效果差别可以忽略不计,不管如何去讲透气性和颗粒排列,总之同泥料同壶型的紫砂壶全手工半手工的同款茶泡出来在口感上作者古宜喝不出差别。所以几百元半手工紫砂壶没啥问题。下面再讲深入一些,想了解更多紫砂知识的壶友茶友可以继续往下看。
清中期以前,一般的紫砂茶壶都不用模具制作,而一直是采用立泥片拍身筒或泥片镶身筒成形方法,并因此形成了特有的工艺技法。当然,最原始的紫砂茶壶也不是拍身筒成形,而是手捏实心成型以后再掏空而成,叫做捏筑法。也有搓成细泥条盘旋堆筑成型的,叫做盘筑法,然后装接手把、的子和嘴巴,外表也很粗糙,远没有现在做得那么平整光洁。随着紫砂茶壶造形的不断丰富,有些比较复杂细致的形状或装饰部件,就开始借助模具印压后再加工制作,那种先做出模样再翻成外范进行靠模的方法,早在青铜器时期就已经广泛使用并且十分成熟高明。清中期以后,为了成型简便、稳定以及增加产量,使用模具来做紫砂茶壶的工匠就开始增多。最初用于紫砂陶的模具是由木头所制,后来有人采用了陶制模具,其强度和稳定性超过了木制模,直到出现了石膏,因其诸多的优点而基本上取代了原有的各种模具。模具成型的特点是:稳定性好、平整度高、统一性好、尺寸标准产量高、制作技术要求低,但形制缺乏变化的韵味,以及常留有模对开接逢线,也就是常说的模型接头。而手工货的特点是:制作技术要求较高、产量低、随意性强、形体多变无法完全复制、并总能留下自然的手工意趣。相比之下,同样一个东西,手工货的价值肯定要大于模型货,每一位壶工都是根据自己的技能和综合取向来选择成型方法,包括类型和档次、速度和数量等。然而,要鉴别手工货的真假是很难的,一般人根本无法看懂,现在处理模线和造假手工接头的本领着实高明!况且纯手工制作毕竟难度高产量低,在目前这种“大好形势”下,能有几人会真正用纯手工做茶壶呢?再说,大家都去作纯手工壶,那这么大的市场又怎能得到满足呢?因此,大部分玩家就不能有太高的要求了。事实上据我估计,现在绝大多数的紫砂茶壶都是半手工制作,也就是说脚不能做壶而肯定是手在做,而手呢又借助模具在生产,采用些方法尽量做到看不出模型的痕迹就是了。当然,追求传统品味和档次,真的用纯手工在做壶的人还是有的,甚至也有在传统基础上成功创新的作品出现,但比例一定很小……。再说,几百年以来,紫砂茶壶始终有作品和商品之分,可是,真正算得上作品的能有多少呢?
本文由 紫砂学堂 作者:古宜 发表,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