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紫砂

解读紫砂泥料“底槽清”

鱼化龙

因为分布于每层紫砂泥的最下部,故曰“底”;矿料开采出来时的颜色与江南建筑常用砖瓦原料“皂青”近似。宜兴方言“皂”、“槽”不分,故这种泥料被挖矿人俗称为“底槽青”。

泥性特征:

1、砂性重;

2、收缩比较小,7%-10%;

3、烧结温度较高,1180度以上,1190度开始呈色较黑。

底糟清由于产于紫砂最底层,质地特纯,泥质细腻、成色稳重,呈棕色,在近代制壶名家广泛使用。近年黄龙山四号井,因故塴蹋而封井,矿源日益短缺,残留堆积风化之“底糟清”因而愈显珍贵;宜兴紫砂举世闻名,本泥功不可没。

底槽清紫砂壶

特点:

块状中有青绿色的”鸡眼”、”猫眼”、色呈偏紫泛青,细而纯正,十分稀少,烧成的壶呈现 红猪肝色,烧成颜色具体要看矿料的成分构成和烧成温度。

底槽清紫砂壶

丁山处于太湖的西岸,地质构造属于沉积岩。因为地势低,所以被风化的岩石粉砂在风搬和水运的作用下就在低洼的地方沉积下来,经过许多地质世纪层层堆积。但在每一层,含铁量高、比重大、形状不规则(不便于滚动)的颗粒肯定首先沉积,而那些含有机物丰富(如动植物尸体腐败后的生成物)的颗粒因为比重轻就会沉积在表层。于是,紫砂矿的分布就呈现上层有机成分多、含铁少、底层有机成分少、含铁多的规律。有机成分中富含低熔点的钾、钠、钙等成分(富含这些有机物,也正是粘土的特点),这些有机物对泥料的可塑性和烧成温度都有明显影响。分布在底层的紫砂泥,含铁量高,有机物少,所以泥料干涩,制作和烧制时容易出现断裂的情况。但是因为低熔点的有机物少,所以吃温高,烧结温度宽泛。壶艺人一般将好做、好烧分布于上层的紫砂泥称为嫩泥,而将不好做、不好烧、分布在底层的紫砂泥称为老泥。

 

尽管老泥不好做不好烧,但是玩壶的人却是喜欢,因为吃温高,紫的颜色更为周正,给人一副厚重庄严的感觉。但是,同样厚重庄严的感觉也可以通过烧制温度而达到,所以壶艺人并不愿意用底槽青泥料制壶,因此在顾景舟之前,底槽青一般都被视作次料。这种泥料烧结后在通气性方面也无什么优越之处。所以底槽清在1980年代以前,底槽清都当做劣质矿料处理,很少单独做壶。自顾景舟选用底槽清做壶后,这种老紫泥才受到注意,至于后来声名鹊起,则是商业运作的结果。事实证明,底槽清的运作,是紫砂界少有的商业运作的成功案例,以致谈紫无不追底槽,矿料价格比其他紫泥高出5-20倍。

(4904)

本文由 紫砂学堂 作者:古宜 发表,转载请注明来源!

关键词:, ,
鱼化龙

热评文章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