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盖子是否严丝合缝、壶嘴壶钮壶把三点一线、截盖边缘是否如圆纸片薄的完美……这是许多壶友常常提出来的要求。所谓慢工出细活,一旦完全依靠全手工制作工具来制作如工业品级别的精细紫砂壶,那么耗费的时间与精力注定会让这把壶的价格让普通消费者难以接受,而且一个月只能做两三把(把把都有所细微不同),如何能依靠全手工制作满足市场的需求?面对壶友越来越严格的技术要求,如此一来手拉胚和机车壶孕育而生,做工精细的问题迎刃而解。
只是我们要知道紫砂本质是矿不是泥,只不过把矿石研磨成为颗粒后兑水陈腐而成为适合做壶的所谓紫砂“泥料”,这个前期步骤和后面的拍打、抿针等制作过程其本质是把紫砂颗粒进行重新物理排列。但紫砂独有的砂性导致紫砂无法和黏土瓷土一样,通过拉胚、机车来制作,砂性大会导致拉胚与机车工艺下成型困难(会拉破或车破),如此,工人(这里古宜没法称其为艺人)会把黏土(高岭土)加入到紫砂泥料中混合在一起,这种混合泥料的泥性大过于砂性,而且保留了一部分紫砂矿料的特征,这样就适合去做手拉胚和机车壶了。于是X猫、X宝、X东、X拍堂、朋友圈、直播…上就出现了这些所谓“紫砂壶”,更有的添加调色的化工料或者喷浆,以求新奇色泽包装成稀有泥料,这都导致了壶友对紫砂壶认识的偏差,被部分壶商带的越来越偏。
实际上,我们欣赏实用器紫砂壶(2000以内)的角度就是器形美、泥料好、口盖演示程度和三点一线的偏差在合理范围之内就可以接受了,因为手艺人不管是身筒借助挡坯的半手工工艺还是拍打拼接全手工工艺,都属于手工壶的范畴,艺人往往在做壶时是很留意这些的,但是紫砂在窑里烧制收缩的过程不可控,误差不大就都可以接受,更何况,壶口和壶盖之间的晃动问题在2000年以前根本不存在讨论,晃动是很常见的,基本不晃是很少见的,这是一个概率问题,因为那会还没有整口行业,烧好就算结束。现在的壶做好了都要给整口人去整口进行二次烧制以求壶口壶盖的严密性,而经过整口这一关,误差应该就是在合理范围之内了。
其他诸如铁熔点、跳砂、半手工哈夫线痕迹、全手工壶内脂泥痕迹之类,都是再常见不过的特征,如果和机车壶、拉胚壶比精准度,手工壶完全没任何优势,就如同手画一个圆和圆规画一个圆,那个更圆的问题。是的,面对同样的景物,拍的照片永远比画出来的油画要清晰,在利益的驱使下,紫砂壶的手工艺正在消失,至少在电商平台上的表现是这样的,走偏的不仅有壶商,还有众多喜欢紫砂壶的茶友壶友,他们用工业品的标准来衡量紫砂壶的好坏,而忽视原矿泥料特点、创作理念与情感和带来的美学感受,这似乎给了量产商品壶大行其道的市场空间。但古宜认为,机器能代替手工,但不能代替手心的温度。
价格公道,泥料原矿,器形美观,这是许多懂壶壶友对实用茶器最朴素的追求,希望壶友在赏壶品茶、陶冶情操的同时,能对传统手工艺有正确认识,共同保护发扬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贵遗产。
本文由 紫砂学堂 作者:古宜 发表,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