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能否提升茶品质量?——能!前提是要有一个比对的标准。一般而言,这种讨论的比对标的是瓷盖碗或是玻璃杯之类的冲泡用具。茶叶品评自有其标准,茶具亦当如是。
以小编个人的价值取向,评价茶具的各项指标之中,发茶性(茶具表现茶品品质的能力)永远应该是第一位的,至于美观、升值云云都应是满足其作为实用器具这一基本属性之后才有讨论空间。
茶汤品质是由茶品品质、茶具性能、冲泡用水、环境天气、冲泡者技术实力与状态发挥等多种因素复合而成。若将其它因素固化为常数,那么可以理解为:
茶汤质量=茶品品质X茶具发茶性
茶具的发茶性,若以某性能居中的茶具作为标尺(比如瓷盖碗),那么优质茶具应该能够提供“>1”的发茶性指数。若将茶品品质的极端优质表现(即涉及茶汤品质的所有参数均完美表现)设为常数,那么茶具发茶性指数则是在(0,1)区间之内,茶具发出性越佳,发茶性指数越趋近于1。这里所谓发茶性指数,是对茶具泡茶性能的定性而非定量描述。
那么发茶性是怎么得来的呢?
关于保温性,更准确的说是茶具的温度变化曲线。与之相比,瓷器和玻璃茶具的温度变化曲线无疑过于“陡峭”。这种性能上的差异在茶品冲泡上会有所体现——前提是正确的选择与使用壶具。
正确选择和使用紫砂壶,可以使茶品具有更为均衡优异的表现。茶品的汤感、韵味等等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提升改善(相对而言)。
所谓“存味儿”
所谓紫砂壶的“存味儿”,即是由其造成能够吸收香气的微观双气孔结构所致。也就是说它是从属于紫砂壶透气性下的“子性能”。这实际上对于泡茶而言并不能算是绝对优点——总有人言茶壶养久了不加茶叶光注水也能有茶香,可是,您都混到这份儿上还喝啥子茶叶啊(玩笑话)。
紫砂壶的吸味,实际上并没有香味异味之区分,所以在冲泡某些有一定杂味的茶品(比如经年仓储的老茶)时,这种性能可以表达为优点——吸收杂味。
若是新紫砂壶或是一直冲泡其它茶品的紫砂壶,用来冲泡高香茶类(如乌龙茶类)时,会因为吸香或异味干扰(所有不同于冲泡茶品香气类型的气味都可视为异味)降低茶品表现。
对此唯有通过长时间的泡养,将茶壶的气孔用选取茶品的气味填充(或是替换),才能将茶品品质进行无失真的表达。此时的“养壶”,可以视作一种磨合的过程。
一壶一茶
对于乌龙茶这类高香茶品,不同品种(包含大品种下的小品种)都有着香气类型上的差异。对于品饮此类茶品的方家而言这种差异是无法忽视的,那么因此也就有了所谓“一壶一茶”的说法。但是进入这个讨论范畴的前提是您得是“方家”。
若品茶水准没有达到一定段位,或是对于茶品品质细节没有过于严苛的要求,那么大可将茶品与壶品的对应适当放宽。一把壶品冲泡某种茶品的一大类香型即可。
至于其它不以香气为尚的茶品,比如普洱茶、白茶等,更是可以将范围放宽。比如普洱茶,只要根据生熟、新旧、仓储等划分几个大类,再选取性能与之对应的壶品即可。
关于壶品的选择
选择壶品,只要针对泥料的密度高低和壶品烧结度的高低,划分出大致上的四个范围,茶品依据茶性对号入座即可。进一步的还可以考量壶品的其它指标:大小——茶品冲泡有所谓“茶水比”的指标。
当茶具容积在一定范围内,茶水比是呈现线性关系,即根据茶具容积乘以茶水比来确定投茶量。但当茶具容积过大或过小时,既有的茶水比例失效:
"容积过大时,茶壶出汤时间会不成比例的增加,实质上延长了茶叶的浸泡时间,同时茶壶温度变化曲线、透气性等等也都会呈现非线性变化。而茶具过小还会打来茶叶条索无法彻底伸展,造成茶质析出不畅等问题。"
(来源:紫砂壶百科全书)
– THE END –
本站的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不慎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我们会在36小时内删除。
本文由 紫砂学堂 作者:古宜 发表,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