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传承,千年紫砂文化!      欢迎光临古宜紫砂壶艺网!
《纳瓢》宜兴纳瓢紫砂壶套装乌金泥纯手工助理工艺美术师家用泡茶壶特价功夫茶具

《纳瓢》宜兴纳瓢紫砂壶套装乌金泥纯手工助理工艺美术师家用泡茶壶特价功夫茶具

服务承诺: 正品保证 老师授权 证书齐全 顺丰包邮

【作者简介】

蒋华福
助理工艺美术师
男,1976年生。
蒋华福,二零一五年十一月一日通过国家级助理工艺美术师职称考核。

商品详细

【名称】纳瓢 (原矿乌金泥)
【容量】230cc
【作者】蒋华福 - 助理工艺美术师
有内壁章,网状9孔
经典石瓢壶改良而来,保留了原有石瓢的精气神韵,仍有若隐若现的三角造型。壶身更加踏实,柔和的线条让整器看起来更灵动;直流壶嘴冲劲十足,宽口盖使用方便,投放茶叶更适合。以乌金泥为料,老味十足。

石瓢 · 壶型简介

石瓢最早称为石铫,铫在辞海中释为吊子一种有柄,有流的小烹器。铫从金属器皿变为陶器,最早见于北宋大学士苏轼《试院煎茶》诗:“且学公家作名钦,砖炉石铫行相随”。苏东坡把金属“铫”改为石“铫”,这与当时的茶道有着密切的关系。苏东坡贬官到宜兴蜀山教书,发现当地的紫色砂罐煮茶比铜、铁器皿味道好,于是他就地取材,模仿金属吊子设计了一把既有“流”(壶嘴),又有“梁”(壶提)的砂陶之“铫”用来煮茶,这“铫”也即后人所称的“东坡提梁”壶,这可谓最早的紫砂“石铫”壶。从留传于世的石铫壶看,至陈曼生、杨彭年时期,已有了很大的变化,更趋向文人化、艺术化。

“曼生石铫”主要特色是上小下大,重心下垂,使用稳当,壶嘴为矮而有力的直筒形,出水畅顺,壶身呈“金字塔”式,观赏端庄。“曼生石铫”与“子沾石铫”相比,虽同为彭年所制,但前者更显饱满而丰润,后者则刚烈而古拙,这可能是因人的个性而在壶的艺术上表现。那么,紫砂“石铫”何时称“石瓢”呢?这应从顾景舟时期说起,顾引用古文“弱水三千,仅饮一瓢”,“石铫”应称“石瓢”,从此相沿均称石瓢壶。

猜您喜欢

仿曼生款石瓢
《三足圆鼎》
《文旦》宜兴文旦紫砂壶全纯手工清水泥家用茶壶套装
四方如意
《硕果》
《梅兰竹菊》
莲香
  • 莲香
  • 泥料 : 底槽清 容量 : 250CC
  • 作者 : 陈小明编号 : 750001454
福禄
  • 福禄
  • 泥料 : 清水泥 容量 : 450CC
  • 作者 : 张斌编号 : 550002456
> 古宜紫砂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