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详细
【名称】子冶石瓢 (玉砂料)
【容量】250cc 【作者】潘俊 - 工艺美术师 独家紫泥新品【子冶石瓢】250cc珍贵玉砂料全手工制作,平凡中透着雅致,稳重中飘逸着柔美,线条利落明确,整体挺括有神,是一款把玩与收藏中的精品之作。 石瓢 · 壶型简介![]() 石瓢最早称为石铫,铫在辞海中释为吊子一种有柄,有流的小烹器。铫从金属器皿变为陶器,最早见于北宋大学士苏轼《试院煎茶》诗:“且学公家作名钦,砖炉石铫行相随”。苏东坡把金属“铫”改为石“铫”,这与当时的茶道有着密切的关系。苏东坡贬官到宜兴蜀山教书,发现当地的紫色砂罐煮茶比铜、铁器皿味道好,于是他就地取材,模仿金属吊子设计了一把既有“流”(壶嘴),又有“梁”(壶提)的砂陶之“铫”用来煮茶,这“铫”也即后人所称的“东坡提梁”壶,这可谓最早的紫砂“石铫”壶。从留传于世的石铫壶看,至陈曼生、杨彭年时期,已有了很大的变化,更趋向文人化、艺术化。 “曼生石铫”主要特色是上小下大,重心下垂,使用稳当,壶嘴为矮而有力的直筒形,出水畅顺,壶身呈“金字塔”式,观赏端庄。“曼生石铫”与“子沾石铫”相比,虽同为彭年所制,但前者更显饱满而丰润,后者则刚烈而古拙,这可能是因人的个性而在壶的艺术上表现。那么,紫砂“石铫”何时称“石瓢”呢?这应从顾景舟时期说起,顾引用古文“弱水三千,仅饮一瓢”,“石铫”应称“石瓢”,从此相沿均称石瓢壶。 玉砂料· 泥料简介![]() 简介:玉砂料是种透气性极强的紫砂泥料,其主要表现的特点是在壶身浇水后壶身水分能立即干透,往壶里灌一壶热水,能很明显的看到壶身热气腾腾的现象。 特点:玉砂料的壶若因长时间使用导致茶渍、油等堵塞透气孔,可回窑高温再烧,则可恢复到最初的透气性,如同新壶般。 猜您喜欢
|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即日起可免费领紫砂壶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