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详细
【名称】巨轮石瓢 (原矿大水潭矿区七彩青灰段)
【容量】310cc 【作者】杨国琴 - 工艺美术师 原矿大水潭矿区七彩青灰段(属于蠡墅,位于黄龙山东南面的山脚处,是历史上盛产优质紫砂矿料的宕口,极品青灰段、天 青泥即产于此。) 310cc 梅花7孔出水整个壶身丰润饱满,由于重心下垂使用很稳当,更具有极大的观赏性,壶嘴的特色 在于短小有力,为直筒形,使出水更加有力量顺畅,壶钮采用常见的拱桥造型,使整款壶在简单中多了一份活力,壶身彩绘 虾,栩栩如生,意趣生动。 石瓢 · 壶型简介石瓢最早称为石铫,铫在辞海中释为吊子一种有柄,有流的小烹器。铫从金属器皿变为陶器,最早见于北宋大学士苏轼《试院煎茶》诗:“且学公家作名钦,砖炉石铫行相随”。苏东坡把金属“铫”改为石“铫”,这与当时的茶道有着密切的关系。苏东坡贬官到宜兴蜀山教书,发现当地的紫色砂罐煮茶比铜、铁器皿味道好,于是他就地取材,模仿金属吊子设计了一把既有“流”(壶嘴),又有“梁”(壶提)的砂陶之“铫”用来煮茶,这“铫”也即后人所称的“东坡提梁”壶,这可谓最早的紫砂“石铫”壶。从留传于世的石铫壶看,至陈曼生、杨彭年时期,已有了很大的变化,更趋向文人化、艺术化。 “曼生石铫”主要特色是上小下大,重心下垂,使用稳当,壶嘴为矮而有力的直筒形,出水畅顺,壶身呈“金字塔”式,观赏端庄。“曼生石铫”与“子沾石铫”相比,虽同为彭年所制,但前者更显饱满而丰润,后者则刚烈而古拙,这可能是因人的个性而在壶的艺术上表现。那么,紫砂“石铫”何时称“石瓢”呢?这应从顾景舟时期说起,顾引用古文“弱水三千,仅饮一瓢”,“石铫”应称“石瓢”,从此相沿均称石瓢壶。 青灰段· 泥料简介简介:藏青灰泥,为明末清初广为流传之泥料;近年来开採量少,故成品甚稀;呈深紫灰色调,因满佈颗粒,触感特殊,玩家喜呼“鲨鱼皮”,是甚为难觅之特优级泥矿。 窑温:约1200度C。 收缩比:约13%。 矿产地:江苏宜兴丁山黄龙山。 泥性:泥性疏鬆不结,含铁量高,张力特大,不易变型、塌陷,惟黏性不足。 难度:易现氧化铁熔点,石灰、跳砂,杂质较多挑泥须严格谨慎,烧窑温度特高。 特点:双气孔结构明显,空气对流顺畅,简朴古雅,老味十足,别具明代紫砂原料气韵。 砂感重而不刮毛,色泽如紫似灰,沉重扎实不妥协,似硬汉风格,十分易于辨识。 冲茗特性:冷酷的外表,蕴藏着火热的心,冲茗热情豪放,醇厚而韵强,香甘温甜,明快果决,壶中英雄也! 冲泡建议:普洱茶系列,铁观音及半发酵类茶,重发酵茶类(黑茶类),乌龙茶生茶(轻焙火系列),绿茶,龙井,红茶等。 猜您喜欢 |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即日起可免费领紫砂壶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