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传承,千年紫砂文化!      欢迎光临古宜紫砂壶艺网!
《子冶石瓢》宜兴高级工艺美术师工紫砂壶小煤窑朱泥石瓢茶壶茶具

《子冶石瓢》宜兴高级工艺美术师工紫砂壶小煤窑朱泥石瓢茶壶茶具

服务承诺: 正品保证 老师授权 证书齐全 顺丰包邮

【作者简介】

张伟军 查看作者更多信息
张伟军,室号:紫贡院,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优秀...

商品详细

【名称】子冶石瓢 (原矿小煤窑朱泥)
【容量】220cc
【作者】张伟军 - 高级工艺美术师
国家级高级工艺美术师,先后拜研究员高工艺美术师倪顺生、王国祥为师,擅长全手工制壶。作品重气求精,形体端庄,线条流畅,部分作品曾被《紫砂风采》、《中国当代紫砂》、《中国紫砂茗壶珍赏》、《宜兴指南紫砂集》收编入册,深受藏家青睐。

石瓢 · 壶型简介

石瓢最早称为石铫,铫在辞海中释为吊子一种有柄,有流的小烹器。铫从金属器皿变为陶器,最早见于北宋大学士苏轼《试院煎茶》诗:“且学公家作名钦,砖炉石铫行相随”。苏东坡把金属“铫”改为石“铫”,这与当时的茶道有着密切的关系。苏东坡贬官到宜兴蜀山教书,发现当地的紫色砂罐煮茶比铜、铁器皿味道好,于是他就地取材,模仿金属吊子设计了一把既有“流”(壶嘴),又有“梁”(壶提)的砂陶之“铫”用来煮茶,这“铫”也即后人所称的“东坡提梁”壶,这可谓最早的紫砂“石铫”壶。从留传于世的石铫壶看,至陈曼生、杨彭年时期,已有了很大的变化,更趋向文人化、艺术化。

“曼生石铫”主要特色是上小下大,重心下垂,使用稳当,壶嘴为矮而有力的直筒形,出水畅顺,壶身呈“金字塔”式,观赏端庄。“曼生石铫”与“子沾石铫”相比,虽同为彭年所制,但前者更显饱满而丰润,后者则刚烈而古拙,这可能是因人的个性而在壶的艺术上表现。那么,紫砂“石铫”何时称“石瓢”呢?这应从顾景舟时期说起,顾引用古文“弱水三千,仅饮一瓢”,“石铫”应称“石瓢”,从此相沿均称石瓢壶。

小煤窑朱泥· 泥料简介

简介:小煤窑朱泥是紫砂三大泥----红泥中的珍贵品种目前非常稀少,因收缩比高和含浆量高的原因,高目数的矿土烧结之后会呈现皱纹,粗看壶的表面是平整的,但细看侧面却有许多微细紧密自然收缩的流淌纹理。 所谓小煤窑,是指距离黄龙山约500米的一处地名,而非壶品用小煤窑烧制。因其地过去有几间烧砖瓦陶罐的小煤窑,久而久之大家便以小煤窑代称此地。这个地方从50年代开始便有零星朱泥矿出产,不过产量不大,那个时候的人对朱泥壶并不接受,做壶都以中大品为主,小煤窑朱泥开采出来,极少单独制壶,由于小煤窑朱泥粘性很强,很多都是直接加到紫泥或者清水泥里面,增加泥料的粘合性。我们今天很少能看到小煤窑朱泥的老壶,顾老师认为这算是最主要的原因了。经过多人使用后反馈:小煤窑朱泥无论是在泡茶还是养壶方面都要远胜过赵庄朱泥,透气性能也更佳。实为泡铁观音的唯一选择。
窑温:约1080度
收缩比:30%左右
矿产地:江苏宜兴黄龙山麓红庙
泥性:
难度:非常容易扭曲、变形、破裂,烧制难度高,小品成品率高时也仅在60%,中大品紫砂艺人极少制作。
特点:烧成后颜色温润橙红,热水冲淋立现娇嫩鲜红特色,神秘迷人,资源性特质,封矿已十余年,矿料存世稀少。
冲茗特性:泡茶水色好,泡养速度立竿见影,泡养日久,温润显现。

冲泡建议:铁观音不二之器,台湾高山茶,普洱生茶,轻焙火乌龙茶,龙井等。

猜您喜欢

《十二生肖申猴西施》
《筋纹瓜趣》宜兴纯手工紫砂壶筋纹全手工花器大红袍泡茶壶
《福在眼前》
汉韵
  • 汉韵
  • 泥料 : 紫泥 容量 : 260CC
  • 作者 : 谈敏编号 : 120001466
《正气乾坤》
茄段
  • 茄段
  • 泥料 : 紫泥 容量 : 450CC
  • 作者 : 姚玲香编号 : 830001890
锦玉葵方
百纳
  • 百纳
  • 泥料 : 紫泥 容量 : 180CC
  • 作者 : 民间艺人编号 : 340001169
> 古宜紫砂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