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详细
匠心传承·子冶石瓢
泥料:原矿紫朱泥 容量:230CC 作者:范国歆 正高(研究员)级工艺美术师 正高级乡村振兴技艺师/江苏省陶瓷艺术名人/宜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师承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何道洪/无锡市经济学会文化分会副会长 1965年生于宜兴丁蜀镇蜀山南街,四年学徒工时期师从吕尧臣,研究所阶段师从何道洪,并经常受到同工作室的蒋蓉大师的悉心指导,掌握了花货制作的妙谛;1993年进清华大学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陶瓷艺术系进修,提高创新设计能力。2016年7月,入选第二届江苏省陶瓷艺术名人。所创作品曾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的多个奖项,同时被各大博物馆收藏! 纵观整壶,作品呈“金字塔”形,结构稳定,身筒上小下大,两条流畅的抛物线结合构成壶体,刚中有柔、流畅有力,身筒显得刚柔并济、有骨有肉,营造出滑细无尘的质朴清素;从底足、流、把、钮、身简都秉承三角架构,壶身刻诗画,流露出高远的文人气息,精、气、神、韵兼备,极具艺术价值。 朱泥· 泥料简介![]() 简介:朱红微嫣具绵密柔滑之砂感,水色温润度中等;热水冲淋立展娇嫩鲜红特色,壶身游移紫光遽现,神秘迷人风韵令爱壶人神醉。以之冲茗之茶汤明亮活泼、快意果决、易展扬香而聚甘柔甜。朱泥原矿,胎骨坚硬而沉实,色泽朱红略泛桔光,温润透明质感之佳,与清中期顶级朱泥无异;大器无法烧成,小品烧成后穀皱纹隐现,颇具古代朱泥风华。赵庄的朱泥原矿灰、白、带黄棕色,呈片状结构;本原矿由于泥性较重,故较不易成砂,需採自嫩泥矿中较坚硬的部份(年代较久, 且成陶后色调较红豔,古称“石骨”),再经敝古陶研究所繁複全手工的练製程序后,始能成陶! 猜您喜欢
|